
发布日期:2025-08-25 22:22 点击次数:120
来源:环球网
作为重庆母城与热门旅游核心区,渝中区凭借解放碑、洪崖洞等网红景点,2025年春节假期便吸引游客超千万人次。与之相伴的,是分布在高楼公寓、居民小区中的1.6万余间网约房——这一依托互联网平台兴起的新兴住宿业态,以在线选房、密码解锁等便捷服务深受年轻人青睐,却因房源良莠不齐、行业规范缺失等问题,一度成为治安隐患与消费纠纷 【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】的重点区域。
如何平衡发展活力与安全底线?渝中区公安分局按照“党建引领+公安靠前+部门联动+行业自治”的综合治理思路,以改革破题,主动联合各政府部门,牵头打造“网约房管理一件事”,主动探索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网约房痛点治理新路径。
破题:从“九龙治水”到“一房一码”
“过去经营网约房就像‘开盲盒’,游客投诉‘货不对板’,我们也被虚假宣传拖累。”在熊猫公馆经营50余套房源的李芝林坦言,行业初期因准入门槛低、监管缺位,部分商家利用“网图”虚假宣传,甚至出现“一房多卖”乱象。渝中区法学会调研发现,网约房监管涉及公安、消防、市场监管等多部门,传统“各自为战”模式难以根治痛点。
2024年底,渝中区在全国率先以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形式出台《网约房管理试行办法》,明确公安部门为主管单位,细化商务、住建、文旅等10余个部门职责,构建起“数字赋能、多跨协同”的治理体系。其中最核心的创举,是创新推出“一房一码”动态管理机制——每间网约房需通过“渝快办”平台申报,提交产权证明、平面图、消防设施等材料,经多部门联合核验后生成唯一“房源码”,作为上线经营“电子身份证”。截至目前,全区已发放房源码1.3万余个,实现“底数清、情况明”。
智治:技术赋能堵住监管漏洞
“现在入住必须先通过小程序认证,用手机蓝牙连接智能门锁,流程规范又高效。”网约房经营者王先生展示的“畅住助手”小程序,正是渝中公安重塑入住流程的关键一环。通过物联网技术,住客需在预订后完成实名认证,现场通过手机蓝牙解锁门禁,彻底封堵“本人开房、他人入住”的管理漏洞,将登记准确率从不足60%提升至100%。目前,全区智能门锁普及率达74.83%,经营者年均减少手动登记超2万小时。
在网约房经营过程中,渝中公安还同时采取“绿、蓝、黄、红”四色管理制度:房源码初始为绿色(10分),违规一次扣1-3分,低于6分即变红码强制下架。2025年春节期间,某经营者因临时涨价被扣分,经整改后恢复绿码,这一动态调整机制让合规经营成为行业共识。
共治:从“政府独唱”到“多元合唱”
“以前游客和居民抢电梯,现在专门划出游客专用梯,矛盾少了,生意更稳了。”海客瀛洲小区居民李先生的话,折射出行业自治的成效。渝中公安联合街道、物业、经营者成立“网约房自治联盟”,制定《经营自律公约》,通过“渝快办”和“畅住助手”小程序实时收集投诉,自动流转至消防、文旅等部门协同处置。2025年以来,全区协同处置纠纷近400起,涉网约房警情同比下降33.8%。
这种“部门监管+行业自治”的模式,不仅化解了“邻里干扰”“价格纠纷”等矛盾,更推动行业从“无序生长”转向“规范发展”。渝中区公安分局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为经营减负、为群众谋福、为辖区排险,最终的目的是实现政府治理与行业发展的良性互动。”
从“管理一件事”到“服务一张网”,渝中区的探索未止步。下一步,依托“畅住助手”小程序,住客将获得个性化旅游推荐,经营者可接入智慧营销系统,政府则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配置。这一改革不仅让网约房从“安全薄弱点”变为“治理亮点”,更以数字技术为新业态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创新监管不是限制发展,而是通过技术赋能、制度重构、多元共治,在活力与秩序间找到平衡点。当1.6万间网约房有了“智慧管家”怎样才能配资,当1600家经营者成为治理参与者,这场改革不仅守护了游客的“诗与远方”,更筑牢了城市的安全底线。(王天祥)
Powered by 炒股融资软件_炒股融资融券_炒股融资工具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